⊿ 云上花開——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紀實
▋示范區建設宣傳項目成果 ?▋今日民族雜志社??▎輯
【本書簡介】春風悄拂面,繁花次第開。一路走來的云南民族工作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里,點點滴滴的收獲必將使未來的民族工作繁花添錦,建設成為令世人為之驕傲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搶抓優勢做產業 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臨滄,隨處可見的是郁郁蔥蔥的森林。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臨滄是云南“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典型縮影。
薪火相傳民族根 踵事增華文化美
需要一位彝族俐侎人母親花上2年才能為女兒做好的整套新娘服;以及經由傣族姑娘最輕柔的手才能做出來的“構樹皮”古法造紙……在臨滄,多種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各美其美,在創新傳承中煥發著別樣生機。
黨的光輝照邊疆 邊疆人民心向黨
大美臨滄,風光如畫,其8個縣(區)中鎮康、耿馬、滄源3個縣與緬甸接壤,邊境線長290.79公里。雙江等5個縣(區)雖然沒有邊境線,也距邊境較近,同樣承擔著守土固邊的重任。
謀篇布局 破繭成蝶正當時——臨滄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在行動
作為典型的邊疆民族地區,臨滄是多彩云南的一個縮影。全市共有2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達97.67萬人,占總人口的41.2%。共有3個民族自治縣、13個民族鄉。
迪慶創建 亮點頻現——訪中共迪慶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部長苗有發
迪慶圍繞建設“全國藏區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的目標,開拓進取,不懈奮斗,取得了較好成績……
綿綿用力 久久為功——從松贊林寺管理局說開去
香格里拉,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方,境內居住著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等25個少數民族,他們的信仰各不相同。文化如何兼容并存?信仰如何互相尊重?平安和諧從何而來?
“各美其美”互欣賞 “美美與共”同歡樂——白鶴山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創建
每逢節日,居民們聚集在活動中心聯歡,藏族弦子、傈僳族瓦器器(跳腳)、彝族舞蹈、漢族腰鼓舞同臺上演,各民族同吃一鍋飯,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民族團結一家親,心手相連向前進”。
當年惡名傳 今天百家歡——白帕村變身記
村外青山綠水,村內黛瓦白墻,對比今昔,白帕村的確是來了一次大變身。但對村外人來說,白帕更大的轉變還是村子的“精氣神”。
隱匿深山存秘境致富路上享“同樂”——維西縣葉枝鎮同樂村創建紀實
作為云南省乃至中國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傈僳族山寨之一,現在的同樂村不但依然保留著那份與世隔絕的傳統文化之美,更不斷嘗試著與現代文明深度結合,摸索出了一條文化互融、產業相容、同心共榮的脫貧致富路。
奔子欄的新蝶變——記德欽縣奔子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
民族團結與美麗鄉村的共創共建,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在奔子欄鎮得到不斷鞏固與發展。奔子欄,正在以金沙江水般的澎湃,奔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